纵非饮食冷物,亦必寒邪感于外,饮食伤于内也。挤眉心、承浆、胸前背后、出红斑,近代谓之挤沙,治感冒。
真气潜消,邪氛日进,亢则害,五志之阳,与邪浑一,俱从火化,烁阴耗液。翌日各与丹朱丸一粒,令空心服之,遂能食粥。
阴阳合化,水火交济,会于中宫,则人身之根蒂永固,故曰三才封髓。答曰:男子禀乾之体,女子禀坤之质,乾主施化,坤主生成,以其有胎前、产后、经期之殊耳。
金燥之证,在《内经》本无重病,在五运六气,不过言胜复之气耳。自宋金刘河间,始谓中风非外中于风,由乎将息失宜,心火暴甚,肾水虚衰,不能制之,则阴虚阳实。
前贤有血淋、气淋、沙淋、石淋、劳淋五淋之别,总而言之,不出阴、阳两字。此病既水汜于上,虽肾气之发腾,亦由太阳之气化不宣,中土之湿气亦盛。
但治其火,火熄而风亦熄;治其风,风散而火亦亡。寒多加苍术、制附子、油肉桂之类。